嗨,我是阿明,一個養了兩隻認養貓的普通貓奴。幾年前,我第一次走進收容所,那時候根本不知道認養貓是怎麼一回事,只覺得貓咪好可愛,結果帶回家後才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現在回想起來,如果當時有人告訴我這些細節,可能就不會手忙腳亂了。所以今天,我想用最真實的方式,跟大家聊聊認養貓的方方面面。不是那種官方說法,而是像朋友聊天一樣,把優點、缺點、流程、甚至我犯過的錯都講出來。

為什麼要寫這個?因為我發現很多人想認養貓,卻卡在第一步:不知道去哪裡找、怕流程複雜、或者擔心貓咪有問題。其實,認養貓是一件超棒的事,但需要一點準備。這篇文章會從為什麼要認養貓開始,一步步帶你走完流程,最後回答常見問題。我會盡量講得詳細點,畢竟養貓是十幾年的事,馬虎不得。

為什麼要選擇認養貓?優點和缺點一次看

先說說我的想法吧。當初我選擇認養貓,主要是因為看到收容所的貓咪沒人要,心裡很難過。但後來發現,認養貓好處真的不少。不過,也不是完美無缺,我得老實說,有些地方確實比買貓麻煩。

認養貓的優點:省錢又救生命

最直接的好處是,認養貓通常比買貓便宜。很多收容所的認養費用只要幾千塊台幣,而且已經包含絕育、疫苗和基本健康檢查。像台北市動物之家,認養費用在1000到2000元之間,這比寵物店動輒上萬的價格親民多了。更重要的是,你是在給一隻無家可歸的貓機會。我家的第一隻貓是從路上撿來的,當時牠瘦巴巴的,現在胖得像顆球,每次看到牠懶洋洋的樣子,就覺得很值得。

另外,認養貓的貓咪通常已經社會化,比較容易適應家庭生活。收容所的工作人員會先評估貓咪的性格,幫你配對適合的。這點對我這種新手來說超重要,因為我根本不懂怎麼挑貓。

認養貓的缺點:可能需要更多耐心

但認養貓也有缺點。有些貓咪可能因為過往經歷,有行為或健康問題。我朋友認養過一隻貓,剛來的時候很怕人,花了三個月才親近他。這需要時間和耐心,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還有,認養流程可能比較嚴格,比如家訪或面談,有些人覺得隱私被侵犯。我自己是覺得還好,畢竟機構想確保貓咪過得好。

總的來說,如果你想要一隻特定品種的貓,認養貓可能不是首選,因為收容所多是米克斯貓。但對我來說,米克斯反而更獨特,每隻花紋都不一樣。

個人經驗:我認養第二隻貓時,因為沒仔細問健康狀況,後來發現有輕微皮膚病,花了不少錢治療。所以建議大家,認養貓前一定要多問問題,別像我一樣衝動。

認養貓的完整流程:從準備到帶回家

這部分是最多人問的。認養貓的流程其實不複雜,但步驟不少。我把它分成四個階段:準備、尋找、申請、回家。下面用表格先快速看一遍,再細講。

階段主要步驟預計時間注意事項
準備階段評估自身條件、準備環境1-2週確認經濟能力和時間是否足夠
尋找階段上網搜尋、參觀收容所數天到數週多比較不同機構,別急著決定
申請階段填表、面談、家訪1-4週誠實回答問題,提高成功率
回家階段接貓、適應期照顧長期頭一週要耐心,讓貓慢慢熟悉

準備階段:先問自己適不適合養貓

在開始認養貓之前,最重要是評估自己。養貓不是衝動的事,牠會陪你10到15年。我當初沒想清楚,結果第一年因為工作忙,差點崩潰。建議先檢查這幾點:

  • 經濟能力:貓咪的開銷包括食物、貓砂、醫療等,每月大概1000-3000台幣。如果生病,費用可能更高。
  • 時間投入:貓雖然獨立,但需要每天互動和清理。你經常出差或加班嗎?
  • 居住環境:租屋的話,房東允許養寵物嗎?家裡有陽台或窗戶要加裝防護網。

準備環境也很重要。貓砂盆、食物碗、貓抓板這些基本東西要先買好。我建議用無香味的貓砂,比較不會刺激貓咪。

尋找階段:去哪裡認養貓?

台灣有很多認養貓的管道,常見的有公立收容所、民間團體和網路平台。公立收容所像台北市動物之家(地址:台北市內湖區潭美街852號),開放時間是週二到週日10:00-16:00,認養費用相對低,但貓咪數量多,需要耐心挑選。民間團體如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TSPCA),他們通常有更嚴格的審核,但支援較多。

網路平台如Facebook社團「貓咪認養專區」或網站「流浪動物花園」,可以線上瀏覽貓咪照片。不過要小心詐騙,最好選擇有實體場所的機構。我個人偏好直接去收容所,因為能看到貓咪的真實狀態。

怎麼挑貓?別只看外表。跟工作人員聊聊,了解貓咪的性格和健康。比如,如果你家有小小孩,就選溫馴的貓。我當初就是太注重外表,結果選了一隻活潑過頭的貓,每天追著牠跑。

申請階段:面談和家訪怎麼過?

認養貓的申請通常要填表格,問題包括你的收入、養貓經驗、家庭狀況等。誠實回答就好,別誇大。面談時,工作人員可能會問你為什麼想認養貓、打算怎麼照顧。我的技巧是表現出責任感,比如提到已經研究過貓咪飲食。

家訪不是每個機構都需要,但如果有,主要是看環境是否安全。把家裡整理乾淨,移除危險物品就行。我記得家訪時,對方還誇我家窗戶有裝紗窗,加分不少。

這個階段可能耗時,但別灰心。如果被拒絕,問問原因,下次改進。我第一次申請時因為住公寓太小沒過,後來換了房子才成功。

回家階段:頭一週是關鍵

接貓回家後,別急著親近。貓咪到新環境會緊張,最好先限制在一個房間,讓牠慢慢探索。準備好食物、水和貓砂盆,別打擾牠。我犯過的錯是第一天就抱牠,結果牠躲了整整兩天。

適應期後,要帶去獸醫那裡做檢查,即使收容所已經做過。預算大概1000-2000台幣。之後就是日常照顧了,包括餵食、清貓砂、定期驅蟲。

說到這裡,我想起我家貓剛來時,半夜一直叫,我差點失眠。後來發現牠只是餓了,調整餵食時間就好。所以認養貓後,問題總有辦法解決,別太擔心。

認養貓的費用預算:從認養到長期照顧

錢是現實問題。認養貓的費用不只一次性的認養費,還有長期開銷。下面列個清單,讓你有概念。

  • 一次性費用:認養費(1000-3000元)、基本用品如貓砂盆(500元)、貓抓板(300元)、運輸籠(1000元)。
  • 每月固定費用:食物(500-1000元)、貓砂(300元)、玩具(200元)。
  • 醫療費用:年度疫苗(500-1000元)、健康檢查(1000元),急診可能數千元。

建議預留一筆急用金,我曾經因為貓尿道炎花了5000元治療。整體來說,認養貓比買貓省錢,但養貓本身不便宜。

認養貓的常見問題與解答

這部分我收集了最多人問的問題,用問答形式呈現。

問:認養貓需要什麼條件?年齡有限制嗎?
答:通常要年滿20歲,有穩定收入。有些機構會要求住所有防護設施。未成年人需要家長同意。

問:認養貓後可以退養嗎?
答:可以,但不建議。機構通常有退養機制,但頻繁換環境對貓不好。如果真有困難,先聯繫機構尋求幫助。

問:認養貓的貓咪健康有保障嗎?
答>大部分收容所會做基本檢查,但可能無法100%保證。認養後最好自己帶去獸醫那裡複檢。

其他問題如「認養貓可以選品種嗎?」或「認養貓要多久時間?」,答案因機構而異。總之,多問就對了。

個人心得與最後提醒

認養貓這條路,我走了兩次,第一次有點狼狼狽,第二次就順多了。最大的感想是,這不是單向的給予,貓咪帶給我的快樂遠超過付出。如果你準備好了,認養貓絕對是值得的體驗。

但別忘了,認養貓後才是開始。貓咪會老、會生病,你要陪牠一輩子。我曾經因為工作忙忽略貓咪,結果牠憂鬱了,後來調整時間才改善。所以,責任心最重要。

最後,如果你在台北,可以去台北市動物之家看看;台中的話,台中市動物之家也是好選擇。網路資源很多,但切記選擇可信的機構。希望這篇文章幫到你,如果有問題,歡迎在下面留言討論。

養貓是緣分,認養貓更是。祝你能找到那隻屬於你的貓咪。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