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我是小希,一個土生土長的高雄女孩,政大韓文系畢業後,整個魂都被韓國勾走了!大學那個交換學期,真的徹底改變我的人生軌跡——尤其是我的胃!走在首爾街頭,空氣中永遠飄著那股讓人流口水的香氣,從熱鬧的夜市攤車到巷弄裡的傳統小店,韓國小吃真的是旅行中不可或缺的快樂泉源。今天就以過來人的身份,跟大家分享我私心最愛的 韓國小吃推薦、必踩點的 首爾美食街,還有那些沒吃根本不算去過韓國的 韓國必吃 清單!準備好你的零食,不然看這篇真的會餓到肚子咕咕叫!
韓國小吃推薦:路邊攤的誘惑,從街頭吃到巷尾!
說到韓國,除了韓劇歐巴,最讓人念念不忘的絕對是那些隨處可見、香氣四溢的路邊攤小吃!這些 韓國小吃推薦 選項,價格親民、種類多樣,而且充滿了道地的韓式風味,絕對是體驗韓國庶民美食文化的首選。讓我來細數那些讓我每次去韓國都瘋狂回購、甚至打包帶回台灣的經典款:
熱騰騰的國民點心:辣炒年糕 (떡볶이)
- 特色: 別看它紅通通的好像很嚇人,這個辣度對我們台灣人來說其實很友善!主角就是那超Q彈的條狀年糕,裹上甜中帶辣的濃郁醬汁,越吃越涮嘴。那個醬哦,真的是靈魂,鹹甜辣的完美平衡。
- 價格: 基本款一份大概落在₩3,000 – ₩5,000韓元(約台幣70 – 120元),絕對是銅板美食代表。
- 推薦吃法: 超級推薦加點起司🧀!看著融化的起司纏繞著年糕,一口下去,奶香中和辣味,幸福感爆棚!再加點魚板串 (오뎅) 進去煮,吸飽醬汁的魚板也是絕配。路邊攤阿珠媽通常會問你要不要加,記得舉手喊「네!」(ne)!這絕對是我心中的 韓國小吃推薦 第一名!
罪惡的吮指美味:韓式炸雞 (치킨)
- 人氣口味: 拜託!來韓國不吃炸雞真的白來了!原味(後撒椒鹽)酥脆香口,但進階版更讓人瘋狂。蜂蜜蒜香口味是我的摯愛,蒜香濃郁帶點蜂蜜的微甜,超涮嘴!醬油口味則偏鹹甜,帶點醬香,很適合配啤酒。辣味(불닭)的後勁超強,愛吃辣的一定要挑戰!
- 必配飲料: 韓國人的經典組合——炸雞配啤酒!這組合有個專屬名詞:「炸啤」 (치맥, chimaek)。冰涼的啤酒完美化解炸雞的油膩感,暢快感十足!尤其是夏天坐在路邊攤或店裡,跟朋友一起啃炸雞喝啤酒,超有FU!
- 份量: 通常點「半半」(반반) 最划算,一次可以吃到兩種口味。半雞份量大約₩15,000 – ₩20,000韓元(約台幣340 – 450元),兩三個人分享剛好。一個人吃半雞?嗯… 我試過,真的會撐到走不動路!這也是為什麼 韓國小吃推薦 清單上永遠有它,不分季節啊!
街頭的溫暖療癒:魚板串 (오뎅/어묵)
- 特色: 寒冷的冬天,沒有什麼比站在路邊攤前,來一串熱呼呼、吸飽高湯的魚板串更幸福的了!用魚漿製成,口感紮實彈牙。攤位上總是插滿各種形狀的魚板(條狀、片狀、甚至還有包蛋或起司的)。
- 價格: 超佛心!單串通常只要₩1,000 – ₩2,000韓元(約台幣25 – 45元)。湯是免費無限續的,記得拿旁邊的小紙杯裝來喝,清甜暖胃。
- 推薦吃法: 直接從竹籤上咬著吃是基本款。重口味的人可以沾點旁邊的黃芥末醬或辣椒醬。阿珠媽通常會問你要不要加湯,大聲說「네!」就對了!簡單卻無比滿足的 韓國小吃推薦!
口感獨特的血腸:米腸 (순대)
- 特色: 這個對台灣人來說可能有點挑戰性!主要用豬腸灌入粉絲(冬粉)、豬血、蔬菜等蒸煮而成。口感軟糯,帶點特殊的香氣(有些人說是內臟味,但我覺得還好)。
- 價格: 路邊攤一份切好的米腸約₩4,000 – ₩6,000韓元(約台幣90 – 135元)。市場裡有些攤位是賣整條的,可以自己選要切多少。
- 推薦吃法: 一定要沾特製的鹽巴(간장소금)!通常會搭配內臟(肝、心等)一起賣,稱作「內臟拼盤」(내장모듬)。配著泡菜和醃蘿蔔一起吃,可以中和味道。忠武路的「母子米腸」(모자순대) 超有名,但我覺得市場裡隨便一家都滿好吃的!敢嘗試的話,這可是道地的 韓國小吃推薦 哦!
創意爆表的甜點:鯛魚燒 (붕어빵)
- 特色: 經典的街頭甜點!做成鯛魚形狀的雞蛋糕,可愛又好吃。剛出爐時外皮微酥,內裡軟綿。
- 價格: 最便宜的紅豆口味₩1,000 – ₩1,500韓元(約台幣25 – 35元)就有兩到三條。創意口味會貴一點。
- 推薦吃法: 傳統內餡是甜甜的紅豆泥(팥)。但現在超多花樣!卡士達奶油(슈크림)香甜滑順、地瓜(고구마)綿密濃郁、起司(치즈)鹹香會牽絲,甚至還有巧克力、Oreo、披薩口味!冬天吃熱呼呼的,超療癒!弘大商圈附近常有創意口味攤車,是 韓國小吃推薦 中不可或缺的甜滋滋擔當。
甜蜜的視覺饗宴:糖餅 (호떡)
- 特色: 圓形的油炸麵餅,外皮金黃酥脆,裡面空心或包餡。冬天尤其常見,看著老闆熟練地將麵糰壓扁下鍋油炸,香氣四溢,整個人都暖起來了。
- 價格: 基本款₩1,000 – ₩2,000韓元(約台幣25 – 45元)。
- 推薦吃法: 最經典的是內包黑糖肉桂粉、花生碎和堅果碎(호떡)。咬下去要小心爆漿!現在也有包起司、巧克力、地瓜甚至披薩餡的變化版。超級推薦一定要趁熱吃,感受那酥脆外皮和流心內餡的雙重口感!明洞夜市有家排隊名店,每次去都大排長龍,但值得!甜食控必收的 韓國小吃推薦!
酥脆的點心小品:韓式炸物 (튀김)
- 特色: 韓國路邊攤或市場常見的炸物攤,種類超級多!蔬菜(地瓜、香菇、辣椒)、海鮮(魷魚、蝦)、肉類(餃子、肉餅),甚至還有紫菜捲、熱狗棒,通通裹上麵糊下鍋炸得金黃酥脆。
- 價格: 單價不一,簡單的蔬菜類₩1,000 – ₩2,000韓元(約台幣25 – 45元);海鮮或肉類₩2,000 – ₩4,000韓元(約台幣45 – 90元)。
- 推薦吃法: 炸好後老闆會幫你剪成小塊,裝在紙杯裡。旁邊有醬料(通常是類似伍斯特醬的酸甜醬油)可以自己淋。外酥內軟,當點心或配燒酒都很棒!廣藏市場裡有好多攤,選擇障礙會發作!非常適合邊走邊吃的 韓國小吃推薦。
鹹甜交織的暖心湯:黑輪湯 (우럭국)
- 特色: 這個跟台灣的黑輪湯概念有點像,但湯頭更清澈鮮甜。用魚乾、蘿蔔、昆布等熬煮的清湯,裡面會煮著各種魚板、白蘿蔔塊、雞蛋等。天冷時來一碗,暖到心坎裡。
- 價格: 一碗約₩4,000 – ₩6,000韓元(約台幣90 – 135元)。
- 推薦吃法: 通常會跟魚板串攤位擺在一起。點一碗湯,再挑選自己想吃的幾串魚板放進去煮,就可以一次擁有兩種享受!湯頭清甜不油膩,蘿蔔煮得軟爛入味,非常推薦!在 首爾美食街 走累了,來一碗歇歇腳超棒。
油炸的甜蜜負擔:堅果糖餅 (꿀호떡)
- 特色: 這個跟糖餅 (호떡) 不一樣哦!它是小小的、圓球狀或扁平狀,油炸後裹上厚厚的糖漿和滿滿的堅果碎(通常是瓜子仁、花生碎、芝麻)。外層糖衣硬脆,裡面麵體軟Q,堅果香氣濃郁。
- 價格: 一小袋約₩2,000 – ₩3,000韓元(約台幣45 – 70元)。
- 推薦吃法: 通常是裝在紙袋裡賣,一顆一顆吃很方便。甜甜脆脆的口感,超容易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弘大、梨泰院附近常有小攤販賣。是甜牙齒不可錯過的 韓國小吃推薦 之一!
獨到的解膩飲品:甜米露 (식혜)
- 特色: 韓國傳統的甜味飲料。用麥芽發酵米飯製成,味道清甜帶點微微的發酵感(有點像淡版的酒釀湯),裡面漂浮著鬆軟的米粒和一點肉桂粉(有時會加松子)。冰涼的喝超級解膩解辣!
- 價格: 一杯約₩1,500 – ₩2,500韓元(約台幣35 – 55元)。市場或餐廳通常也有賣。
- 推薦吃法: 吃完辣炒年糕、烤肉等重口味食物後,來一杯冰涼的甜米露,瞬間降火氣!夏天消暑聖品。路邊攤或 首爾美食街 的飲料攤都有機會找到。
為了讓大家更一目瞭然我心中的 韓國小吃推薦 排行(純屬個人偏好啦!),整理了一個表格給大家參考:
小吃名稱 (韓文) | 中文名稱 | 特色風味 | 推薦指數 (5★滿分) | 大約價格 (韓元) | 必備吃法/搭配 |
떡볶이 | 辣炒年糕 | 甜辣醬、Q彈年糕 | ★★★★★ | 3,000 – 5,000 | 加起司、魚板串 |
치킨 | 韓式炸雞 | 酥脆外皮、蜂蜜蒜香/醬油/辣味 | ★★★★★ | 15,000↑ (半雞) | 配啤酒 (“炸啤”) |
호떡 | 糖餅 | 酥脆外皮、黑糖肉桂堅果內餡 | ★★★★☆ | 1,000 – 2,000 | 趁熱吃、小心爆漿 |
어묵/오뎅 | 魚板串 | 吸飽高湯、紮實彈牙 | ★★★★☆ | 1,000 – 2,000 | 站著吃、喝免費熱湯 |
붕어빵 | 鯛魚燒 | 外酥內軟、紅豆/卡士達/地瓜…多餡 | ★★★★☆ | 1,000 – 1,500 | 熱騰騰出爐、嚐創意口味 |
순대 | 米腸 (血腸) | 軟糯口感、特殊香氣 | ★★★☆☆ (挑戰性) | 4,000 – 6,000 | 沾鹽、配內臟拼盤 |
튀김 | 韓式炸物 | 種類繁多、酥脆外皮 | ★★★★☆ | 1,000 – 4,000 | 搭配酸甜醬油 |
꿀호떡 | 堅果糖餅 | 糖衣硬脆、麵體軟Q、堅果香 | ★★★★☆ | 2,000 – 3,000 | 當零食、香甜脆口 |
식혜 | 甜米露 | 清甜帶發酵味、有米粒 | ★★★★☆ | 1,500 – 2,500 | 冰涼飲用、解膩解辣 |
우럭국 | 黑輪湯 | 清澈鮮甜湯頭、蘿蔔魚板 | ★★★☆☆ | 4,000 – 6,000 | 搭配魚板串、天冷暖身 |
首爾美食街:逛到鐵腿,吃到撐胃的美食戰場!
首爾真的是美食天堂,而且很多美味都集中在幾個超熱鬧的 首爾美食街!這些地方不只觀光客愛,在地人也超常去覓食。對於我們這種愛吃又愛逛的人來說,絕對是行程重點!以下是我覺得最經典、最有特色的幾條 首爾美食街,各有千秋,保證讓你眼花撩亂、選擇障礙大爆發!
明洞夜市 (명동야시장)
- 特色: 這應該是最廣為人知、觀光氣息最濃厚的 首爾美食街 了!晚上化身超大型露天小吃攤集中營,人潮多到爆炸,但氣氛真的很high。什麼小吃幾乎都找得到!
- 必吃: 除了前面提到的各種 韓國小吃推薦(辣炒年糕、韓式炸雞、魚板串、糖餅等在這裡都吃得到),明洞夜市有幾樣特別夯的:
- 草莓大福 (딸기모찌): 冬天去必吃!新鮮大顆的韓國草莓,包上紅豆泥和麻糬皮,酸甜好吃。視覺效果也滿分!
- 龍鬚糖 (봉방아): 現場看師傅拉糖表演很有趣,糖絲細如髮絲,裡面會包花生粉或芝麻粉,入口即化,但偏甜。
- 起司烤龍蝦/帝王蟹腳: 近年很紅的海鮮攤,雖然價格不菲(一份龍蝦或大蟹腳可能₩15,000 – ₩30,000韓元起跳),但看著滿滿的起司融化在上面,香氣逼人,偶爾奢侈一下可以啦!
- 營業時間: 通常傍晚開始擺攤,大約 18:00 – 23:00 左右最熱鬧。建議不要太晚去,有些攤位會提早收。
- 交通: 超級方便!搭地鐵 2號線到「乙支路入口站」(을지로입구역) 5號出口 或 4號線到「明洞站」(명동역) 5, 6, 7, 8號出口 出來,跟著人潮走就對了!
廣藏市場 (광장시장)
- 特色: 這可是歷史超悠久的傳統市場!成立於 1905年,充滿濃濃的韓國傳統風情和在地生活感。雖然不只賣吃的,但它的美食區絕對是經典中的經典 首爾美食街!環境比較原始,但食物道地又便宜。
- 必吃:
- 綠豆煎餅 (빈대떡): 招牌中的招牌!用磨碎的綠豆加入泡菜、豆芽、肉末等煎成一大片,外酥內軟,超香!一定要趁熱吃。沾點醬油醋汁更提味。 「順姬家綠豆煎餅」(순희네 빈대떡) 最有名,常常大排長龍,但值得等!
- 麻藥飯捲 (마약김밥): 名字很驚悚,意思是好吃到會上癮!體積迷你,一口一個。特色是飯捲中間只有簡單的醃蘿蔔、胡蘿蔔、青菜等,但淋上特製的美乃滋醬(這也是它被稱為「麻藥」的關鍵),鹹甜鹹甜的,真的很涮嘴!
- 生章魚/生牛肉 (산낙지/육회): 敢吃生食的話,這裡是體驗的好地方!活章魚現切,觸角還在蠕動,沾香油和芝麻吃,口感很特別。生牛肉拌蛋黃和梨絲,滑嫩鮮甜。市場裡很多攤位都有賣。
- 各式小菜/傳統點心: 市場裡也有賣超多種韓式小菜、年糕、傳統糕餅,可以邊逛邊買。
- 推薦攤位: 除了 「順姬家綠豆煎餅」,其實走進美食區,看到人多的攤位跟著排就對了!氛圍最重要。
- 交通: 地鐵 1號線「鐘路5街站」(종로5가역) 8號出口 出來走一小段就到了。很好找。
弘大商圈/弘益大學周邊 (홍대)
- 特色: 年輕人的天堂!充滿活力、創意和潮流感。這裡的 首爾美食街 氛圍比較多元,從熱鬧的主街攤販、餐廳林立的小巷,到晚上的移動餐車(포장마차)聚集區都有。適合邊吃邊逛、感受青春氣息。
- 必吃:
- 創意小吃攤: 這裡的攤車常常有令人驚豔的創意小吃!比如各種特別口味的鯛魚燒、造型獨特的雞蛋糕、超浮誇的起司熱狗、甚至是改良版的異國小吃(像韓式墨西哥捲餅)。很適合挖掘新口味!
- 主題咖啡廳&甜點店: 弘大是網美咖啡廳、特色甜點店的兵家必爭之地!從可愛動物造型甜點、繽紛的彩虹蛋糕、到充滿藝術感的飲品,應有盡有。逛街逛累了進去歇腳拍照很適合。
- 烤肉/辣炒雞排: 晚上想吃正餐,弘大周圍聚集了超多評價不錯、價格實惠的烤肉店和辣炒雞排店(닭갈비),很多還提供中文菜單,觀光客友善!
- 街頭表演區小吃: 靠近弘益大學正門的公園空地,晚上常有街頭表演,周圍也會聚集小吃攤販,買點炸雞、魚板串,邊看表演邊吃,很有氣氛。
- 交通: 地鐵 2號線「弘大入口站」(홍대입구역) 9號出口 出來就是最熱鬧的區域。也可以從 機場快線「弘大入口站」 出站。
東大門設計廣場周邊 (동대문)
- 特色: 東大門以批發購物聞名,但這裡的深夜食堂也超精彩!尤其是批客和夜貓子的最愛。很多 首爾美食街 的精華在晚上甚至凌晨才開始熱鬧。
- 必吃:
- 陳玉華奶奶一隻雞 (진옥화할매원조닭한마리): 這家名店幾乎24小時營業!整隻雞下鍋燉煮,湯頭清澈鮮美,雞肉煮到軟嫩,最後再加入年糕和馬鈴薯,再下一包刀削麵。天冷時來一鍋,暖心又暖胃!份量大,適合多人分享。
- 東大門刀削麵 & 餃子: 東大門有很多專賣手工刀削麵 (칼국수) 和巨大蒸餃 (왕만두) 的老店。麵條Q彈有嚼勁,湯頭清爽;餃子皮薄餡多,個頭很大。是深夜補充碳水的好選擇。
- 深夜行動餐車 (포장마차): 夜深了(尤其凌晨過後),在東大門批發市場附近的街道旁,會聚集許多行動餐車。賣的東西跟路邊攤類似(辣炒年糕、魚板湯、血腸、炸物等),是批客和計程車司機的深夜食堂。坐在路邊小凳子上吃,體驗在地深夜滋味。
- 交通: 地鐵 1, 4號線「東大門站」(동대문역)、2, 4, 5號線「東大門歷史文化公園站」(동대문역사문화공원역) 均可到達,視要去哪棟商場或餐廳而定。吃陳玉華的話,從東大門站9號出口出來比較近。
江南地下街/新沙洞林蔭道 (강남/신사동 가로수길)
- 特色: 相對於前述幾個點,江南區和新沙洞的 首爾美食街 氛圍比較精緻、時尚。這裡的「美食街」概念更偏向高級餐廳、咖啡廳、甜點店林立的區域,適合追求品質和環境的吃貨(當然價格也通常高一些)。
- 必吃:
- 精緻韓式料理: 在新沙洞林蔭道或江南狎鷗亭一帶,有很多裝潢漂亮、餐點精緻的韓式餐廳,像是改良版的韓定食、高級烤肉、創意韓食等。吃環境也吃氣氛。
- 網美咖啡廳 & 甜點沙龍: 這裡是首爾頂級咖啡廳和甜點店的聚集地!從全球知名品牌(如 Lady M)到韓國本土超夯的網美店(例如 LINE Friends Cafe、DORE DORE 的彩虹蛋糕),每一家都超好拍,甜點飲料也很有水準。
- 異國料理: 江南區也匯集了非常多高品質的異國餐廳,從義大利、法國、日本到東南亞料理都有。
- 交通: 地鐵 3號線「新沙站」(신사역) 8號出口 出來就是新沙洞林蔭道。狎鷗亭則可搭 盆唐線「狎鷗亭羅德奧站」(압구정로데오역)。江南地下街則從 2號線「江南站」(강남역) 進去。
韓國必吃:沒吃過別說你來過韓國!
除了讓人欲罷不能的街頭小吃和熱鬧的美食街,韓國還有幾道堪稱國家代表、文化精髓的料理,絕對是 韓國必吃 的清單!這些料理代表了韓國的飲食文化底蘊,口味經典,也是許多餐廳的招牌菜。來韓國如果沒吃到這些,真的會遺憾到搥心肝啦!
繽紛健康的國民美食:韓式拌飯 (비빔밥)
- 特色: 這道真的完美體現韓國飲食「五色五味」的健康概念!一碗熱騰騰的白飯上,鋪滿琳瑯滿目的各種蔬菜(菠菜、豆芽、紅蘿蔔絲、香菇、櫛瓜、生菜…)、肉類(通常是碎牛肉或生牛肉)、雞蛋(生蛋黃或煎蛋絲),再加上靈魂的韓式辣椒醬(고추장)和芝麻油。吃之前把所有食材連同飯一起拌勻,色彩繽紛,營養均衡,每一口都能吃到不同的口感與風味。重點是,配料真的可以多達 30種以上,隨餐廳或地區有所不同。
- 推薦餐廳:
- 「全州中央會館」(전주중앙회관): 位於首爾明洞,是名氣響噹噹的拌飯專賣店。他們號稱是全州拌飯(公認最道地)的代表。在地下室用餐,環境傳統,拌飯配料豐富多樣,味道很經典。常常要排隊!建議避開用餐尖峰時段。
- 各地區餐廳: 其實拌飯在韓國就像我們的滷肉飯一樣普遍,很多餐廳甚至家庭都會做。百貨公司美食街、傳統餐廳、甚至一些烤肉店都會供應。味道差異在於配料的種類、新鮮度以及辣椒醬的調味。隨便走進一家看起來不錯的店點來吃,通常也不會失望!這絕對是所有 韓國必吃 清單的榜首。
滋補養生的季節聖品:人參雞湯 (삼계탕)
- 特色: 這是一道溫和滋補的韓國傳統料理。選用童子雞,肚子裡塞滿糯米、紅棗、栗子、大蒜和最重要的高麗人參(韓文叫「高麗蔘」,인삼),長時間燉煮至雞肉軟爛脫骨,湯頭呈現乳白色,濃郁甘甜帶有人參特有的清香與微苦。糯米吸飽了湯汁的精華,軟糯香甜。
- 最佳時節: 雖然一年四季都吃得到,但韓國人特別講究在夏季最熱的「三伏天」(삼복) 進補人參雞湯!他們的養生觀念是「以熱治熱」,認為在炎熱天氣吃溫補的食物,可以補充因流汗而消耗的元氣,幫助對抗暑氣。所以夏天去吃,常常看到當地人也大排長龍!
- 吃法:
- 湯本身調味較清淡,主要是食材的原味。桌上通常會提供鹽罐和胡椒粉,建議先喝幾口原湯,品嚐它的清甜。
- 接著,可以根據個人口味,適量地加入 鹽巴和胡椒粉 來提味。我個人喜歡灑一點點胡椒粉,香氣更足。
- 雞肉非常軟嫩,用筷子輕輕一撥就開。肚子裡的糯米、栗子、紅棗等配料都燉煮入味,記得要挖出來吃光光!營養都在裡面。
- 人參也可以吃(通常是一整根或切片),但纖維較粗,口感較苦,嚐個味道就好。這道 韓國必吃 的滋補料理,吃完真的會覺得元氣滿滿!
讓人魂牽夢縈的韓式烤肉 (고기구이)
- 特色: 這還需要多說嗎?韓式烤肉絕對是國際知名的 韓國必吃!將醃漬過或未醃漬的生肉片(豬五花 삼겹살、豬頸肉 목살、牛肋排 LA갈비、牛五花 차돌박이 等)放在炭火或瓦斯烤盤上烤熟,油脂滋滋作響,香氣四溢。重點在於使用新鮮或醃漬得宜的肉品,以及包著生菜吃的獨特吃法。
- 推薦吃法:
- 生菜包肉 (쌈): 烤好的肉片(通常是豬五花),剪成適合入口的大小,沾點韓式大醬 (된장) 或辣椒醬 (고추장),有時還會抹一點蒜片或泡菜,然後用新鮮的生菜葉或芝麻葉包起來,一口塞進嘴裡!蔬菜的清爽完美中和烤肉的油膩,口感層次豐富。
- 配菜小碟 (반찬): 韓國烤肉店一定會提供多種免費的韓式小菜(泡菜、醃蘿蔔、生菜沙拉、蔥絲、蒜片等),可以無限續加!這些小菜搭配著烤肉一起吃,風味更佳,也更解膩。
- 烤泡菜&起司玉米: 很多烤肉店允許或直接會在烤盤周圍放上泡菜、豆芽甚至起司玉米一起烤。烤過的泡菜風味更濃郁,起司玉米則是邪惡的美味!
- 人氣部位: 豬五花 (삼겹살) 是最經典、油脂香氣最足的選擇。豬頸肉 (목살) 口感更Q彈有嚼勁。牛肉的話,牛肋排 (LA갈비) 通常是醃過的甜鹹口味,牛五花 (차돌박이) 油花分布均勻,烤起來特別香嫩。這道料理絕對是多人聚餐時的首選 韓國必吃!
沁涼消暑的夏日救星:韓式冷麵 (냉면)
- 特色: 韓式冷麵是炎熱夏天的最佳救贖!主要有兩種:
- 水冷麵 (물냉면): 湯底是用牛肉高湯或蘿蔔水泡菜湯冷藏製成的冰冷湯汁,清爽帶著微酸微甜。麵條通常是用蕎麥粉做的,非常細長且勁道十足(常常要用剪刀剪斷)。配料有半顆水煮蛋、黃瓜絲、梨絲或蘋果片、白蘿蔔泡菜片、少許肉片(通常是牛肉)。冰冰涼涼,吃一口暑氣全消!
- 拌冷麵 (비빔냉면): 沒有湯,是用韓式辣椒醬為基底,加入醋、糖、芝麻油等調成的濃郁醬料來拌麵。麵條多用馬鈴薯澱粉製成,比較透明Q彈。配料跟水冷麵類似,但視覺上更紅通通。吃起來酸甜辣鹹兼具,非常開胃刺激!
- 最佳時節: 當然是夏天!但在有暖氣的冬天室內吃一碗冰涼的冷麵,也是一種反差享受。
- 推薦吃法:
- 水冷麵的湯頭非常清爽,可以先喝幾口再吃麵。
- 店家通常會附上醋和芥末醬(겨자),可以依個人口味添加。加一點芥末到水冷麵湯裡,會多一股嗆辣感,很特別!
- 拌冷麵一定要用力拌勻,讓每一根麵條都裹上醬汁才夠味!
- 冷麵的麵條都很韌,記得善用桌上的剪刀剪斷麵條,方便入口。這是夏日限定的 韓國必吃 爽口料理!
鮮美濃郁的海鮮盛宴:部隊鍋 (부대찌개)
- 特色: 這是一道充滿歷史痕跡卻又非常受歡迎的 韓國必吃 鍋物!起源於韓戰後物資缺乏時期,人們利用美軍基地附近的火腿、午餐肉等罐頭食材,加入韓式辣醬、泡菜、蔬菜一起煮成的火鍋。演變至今,成為一鍋配料超級豐富的紅通通湯鍋!
- 鍋內常客:
- 基底:泡菜、韓式辣醬、蒜末、洋蔥、高湯。
- 靈魂:火腿、午餐肉切片(通常會煎過更香)。
- 其他:年糕片、熱狗腸、豆腐、泡麵、起司片、蔬菜(青蔥、金針菇等)、有時也會加罐頭焗豆或甚至海鮮。
- 推薦吃法:
- 鍋煮滾後,所有食材在沸騰的紅湯中翻滾,香氣四溢。重點是要把麵條煮進去吸飽湯汁!最後鋪上起司片讓它融化,增加濃郁感。
- 湯頭濃郁辛辣卻又帶著火腿、泡菜的鹹香和一點甜味,非常下飯!通常會附白飯,可以把湯淋在飯上變成湯飯吃。
- 份量通常很大,建議 2-3人共享一鍋。熱騰騰、紅通通的一鍋,視覺和味覺都超滿足,是冬天聚餐的熱門 韓國必吃 選擇!弘大、新村一帶有許多知名的部隊鍋餐廳。
常見問題整理 Q&A
Q: 韓國點餐一定要一人一份嗎?
A: 這個問題超常被問!答案是:看情況! 韓國餐廳習慣跟台灣不太一樣:
- 烤肉類: 最明顯!通常 必須點至少兩人份 起跳(有些店甚至三人份起跳)。因為烤盤設備和服務成本考量,一個人想吃烤肉真的比較困難(除非去少數標榜一人烤肉的店家)。
- 鍋物類 (部隊鍋、人參雞湯、大醬湯鍋等): 這類通常也是 一份鍋適合2-3人共享。點餐時是點「一鍋」,而不是按人頭算。一個人點一鍋當然也可以,但份量很大,會吃不完。有些小店賣的人參雞湯倒是有單人份。
- 拌飯、冷麵、湯飯類: 這種 主食類的,通常就是一人點一份。點餐時說「一份拌飯」(비빔밥 하나)、「一份水冷麵」(물냉면 하나) 這樣。
- 小吃攤: 當然是看你想吃什麼就點什麼,沒有份量限制,一串魚板、一份辣炒年糕都可以。
簡單總結: 點餐前最好先觀察一下菜單標示或詢問店家是否有「最低消費份數」限制(尤其是烤肉店)。如果是鍋類或烤肉,記得揪伴一起去吃才划算!單人旅行想吃烤肉或鍋,建議找找有沒有專門做一人份的店家(現在也越來越多了),或是選擇拌飯、湯飯這類單點的主食。千萬不要抱著「我點一份小的自己吃」的想法走進烤肉店,很可能會被拒絕哦!
Q: 在韓國餐廳吃飯,小菜可以免費續加嗎?
A: 基本上 99% 都可以! 免費提供各式各樣的韓式小菜 (반찬),並且 無限量續加,是韓國餐廳的標準服務和特色文化(也是吸引客人的一大賣點)。包含:
- 泡菜 (김치) – 通常是必備款
- 醃蘿蔔 (깍두기) – 清脆解膩
- 豆芽拌菜 (콩나물무침)
- 涼拌菠菜 (시금치나물)
- 生菜 (상추/깻잎) – 尤其吃烤肉時
- 蔥絲 (파채)
- 蒜片 (마늘)
- 生洋蔥片…等等
續加方法: 當桌上的小菜快吃完或你想吃某一樣時,直接舉手叫服務生(喊「저기요!」 – jeogiyo / 「이모!」 – 對阿姨喊 imo)或用桌上的服務鈴(很多餐廳桌上有按鈴),指著空碟說「여기요, 더 주세요」(yeogiyo, deo juseyo – 這裡,請再給我一些)。服務生通常會很樂意幫你裝滿一整碟新的。這是韓國的用餐習慣,大方續加不用害羞!但如果遇到非常少數標明某樣小菜要收費的店家(極少見),店家應該會事先說明。
Q: 韓國路邊攤/小吃攤怎麼付錢?一定要用現金嗎?
A: 在 首爾美食街 或路邊攤吃小吃,付款方式這幾年變化蠻大的:
- 現金 (현금): 仍然是 最通用、最保險 的方式!尤其是一些傳統市場裡的老攤位、小攤車或是阿公阿嬤經營的店,很多還是只收現金。建議身上一定要準備足夠的韓元零錢(₩1,000, ₩5,000, ₩10,000 紙鈔最常用)。
- 信用卡/金融卡 (카드): 在觀光客多的 首爾美食街(如明洞夜市、弘大攤販區)、比較新的或有規模的攤位,越來越多開始接受信用卡支付(VISA, Mastercard為主),有些甚至支援 T-money 交通卡感應付款(很像悠遊卡付帳),非常方便!付款前可以看一下攤位上有沒有貼信用卡標誌或用手指一下刷卡機問「카드 돼요?」(kadeu dwaeyo? – 可以刷卡嗎?)。
- 行動支付: 韓國本土的 Kakao Pay 或 Naver Pay 非常普及,但這通常需要有韓國銀行帳戶綁定才方便使用。觀光客常用的國際行動支付(如 Apple Pay, Google Pay)在韓國接受度還不如信用卡高,在小吃攤更難用到。
總結建議:
- 現金為王: 逛傳統市場(如廣藏市場)、路邊攤車、小型攤位,務必準備足夠韓元現金。多換點₩1,000和₩5,000面額,付錢比較方便。
- 信用卡備用: 在主要觀光區的 首爾美食街 或看起來比較新的攤位,可以嘗試問問看能否刷卡。能刷就刷,省現金。
- T-money卡試試: 如果看到攤位有卡機,也可以拿出你的T-money交通卡問問能否感應支付(「티머니 돼요?」- timoni dwaeyo?),有時會有驚喜!
- 事前詢問: 不確定的話,點餐前先問清楚付款方式(「결제 어떻게 해요?」 – gyeolje eotteoke haeyo? – 怎麼付款? 或指著錢包問「카드? 현금?」 – kadeu? hyeongeum?),避免點完才發現無法付錢的尷尬。
│更多精選推薦↓↓↓
韓國美食推薦|2025首爾必吃傳統味!哪道是你心中的第一名?
首爾美食推薦|10間自由行必訪人氣餐廳{餃子/人蔘雞/炸雞/刀切麵}懶人包一次看